黑臭水体生物修复技术。城市水体是指位于城市内和周边区域,影响城市功能发挥,并且与城市生态景观充分融合的水体。比如湖泊、河流、沟渠、和湿地等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城市水体受到严重污染,黑臭水体常年影响市民生活。
黑臭水体的成因
城市水体是指位于城市内和周边区域,影响城市功能发挥,并且与城市生态景观充分融合的水体。比如湖泊、河流、沟渠、和湿地等。
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城市水体受到严重污染,黑臭水体常年影响市民生活。
黑臭水体的定义
黑臭水体是指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(或)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。
水体变黑的原因
在缺氧、厌氧条件下,水体中的铁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、硫化锰等化合物。
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、硫化锰,致使水体变黑。
总结:1、“黑”色一般由悬浮物颗粒导致的; 2、去除悬浮物颗粒可以有效去除“黑”色。
水体变臭的原因
恶臭味:
在缺氧和厌氧的条件下,有机物腐败、分解、产生氨、硫化氢、硫醇、硫醚、有机胺和有机酸等致使水体发臭。
腥臭味:
由微藻、放线菌、霉菌引起的。
总结:1、有机物污染是直接原因;2、恶臭化合物是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,一旦生成就难以去除。
政策文件
国务院2015年4月发布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
针对水污染问题,国务院在2015年颁布了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提出到2020年,长江、黄河、珠江、松花江、淮河、海河、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(达到或优于Ⅲ类)比例总体达到70%以上,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%以内。
到2030年,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%以上,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。
水体污染的分布及现状
截至2016年2月16日:对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的排查结果:
77座城市没有发现黑臭水体,其余218座城市中共排查出黑臭水体1861个,其中河流1595条,湖、塘266个。
从省份来看,60%的黑臭水体分布在广东、安徽、山东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江苏等东南沿海、经济相对发达地区。
治理基础
黑 臭 水 体 治 理 基 础
外源控制
控源截污
工业、市政、居民、农业
内源消解
底泥处理
疏浚、稀释,生物菌剂,生态基质,曝气富氧,氧化固化等
水体净化
絮凝沉淀,生物菌剂,生物基质,人工曝气,生态浮岛等
生态修复
河道生态建设
藻(浮)~虫水体
藻(浮)~虫~鱼水体
藻(沉)~虫~鱼水体
全生态链水体建设
生态堤岸建设
地表径流
草-灌-林防护区
沿河生态
体系建设
景观建设
沿河景观设计
沿河休闲区设计
沿河娱乐区设计
河道主题公园建设
核心菌群
技术优势
新型微生态制剂技术优势
安全可靠
所有菌种均购自中科院菌种保藏中心,不会导致生物入侵。
所有菌种均选自国家肥料微生物许可目录,无二次污染。
通过疾控中心急性经口毒性、急性吸入毒性、完整皮肤刺激检测。